首页>全部文章> 地理组

等温线弯曲的判断技巧
 作者:曾武保 更新时间:2015-5-11 阅读:19459次 字体:缩小 放大


    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的因素单一,如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太阳辐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气温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除太阳辐射外,还有洋流、地面状况、地形、大气环流等,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等温线发生弯曲变形。等温线的弯曲变形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等温线的弯曲,反映弯曲区域等温线的数值与周边地区的差异,或大或小。等温线弯曲的判断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一、 太阳直射点与等温线的弯曲
    规律:点北陆北,点南陆南
    解释:太阳直射点们于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太阳直射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凸。
    例:读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a  (2) 若a>b>c,此时正值7月,甲乙两地位于陆地的是________,位于海洋的是_____
答案:(1)北 1 (2) 乙 甲
解析:(1)a  (2)a>b>c,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乙为陆地,甲为海洋.
    二、等温线弯曲与纬度
    规律:高高低低规律
    解释:在同一纬度,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弯曲的地方气温高;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弯曲的地方气温低。 
例: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位于___________半球。
(2)A、B、C、D气温数值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3)B、D两地___________地气温高,因此此时为___________季。
(4)若该区域地表全为海洋,B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若该地地表全为陆地,则D地山脉的走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北 (2)B>A=C>D
    (3)B 夏 (4)有暖流经过 南北走向
解析:气温由南向北减小,可知是北半球,AC在同一等温线上,气温相等B处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弯,说明气温高,D处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弯说明气温低;B处为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夏季。B处气温高,D处气温低,若该区域地表全为海洋,则B处受暖流的影响,若该地地表全为陆地,则D地山脉的走向为南北走向。

     
    三、 等温线弯曲与气温数值大小
    规律:等温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气温减小;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数值增大。
解释:如图①处等温线向气温高的方向弯,B处的气温比AC两处的气温低。

   

②处的等温线向气温低的方向弯,E处的气温比DF两处的气温高。
例:读海洋某局部等温线分布示意图,①②两处等温线弯曲均为洋流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都可能为寒流
B、①②都可能为暖流
C、①可能为寒流,②可能为暖流
D、①可能为暧流,②可能为寒流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引起等温线弯曲。对于洋流引起的等温线弯曲规律是: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地方温度偏高,寒流经过的地方温度偏低。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①处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温度偏低,是寒流经过;②处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偏高,是暖流经过。 
   

    四、 封闭等温线中气温的判断
    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解释:如图:图中等温线a>b,则A的气温为:
B的气温为: 
   

例:读“我国东部某地1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判断图中①②两地的气温
A.①处在0 ℃以上,②处在4 ℃以上
B.①处在0 ℃以下,②处在4 ℃以上
C.①处在0 ℃以下,②处在4 ℃以下
D.①处在0 ℃以上,②处在4 ℃以下
2.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A.②处可能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
B.图示地区的耕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C.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①处的降水量稍多
D.如果该地的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土地的荒漠化
    答案:1.B 2.D
    解析:本组题通过等温线的分析,主要考查地形状况对气温分布、地理环境及其发展变化的影响等。
    第1题,由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可知①处温度应介于0 ℃~4 ℃之间。据图,①处温度没有大于0 ℃,也不等于0 ℃,所以①处温度在0 ℃以下,同理可分析②处温度在4 ℃以上,应选B。
    第2题,A项正确,由第1题分析可知②处可能是盆地或洼地,①处可能是山岭。B项正确,由题干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自然是以种植水稻为主。C项正确,①处为山区,山区的降水较多,尤其地形雨容易形成。D项不恰当,土地荒漠化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此处为我国湿润地区,降水较多,如果植被被破坏,会使水土流失加剧,而不会形成荒漠。
    五、地形与等温线
    规律:河谷地区向数值低的方向弯,山地向数值高的方向弯。
    解释:河谷地区的地势比两岸低气温比两岸高,等温线向气温低的方向弯,山地地区山麓的气温较山项高,等温线向气温高的方向弯。
例: 图中,实线为等高线,等高距为50米,虚线为等温线,图为山谷,中间为河流.图中表示的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答案:北半球
    解析:

    五、同步练习
    读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判断1--3题 
 

1、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为
A、北半球 夏季 B、北半球 冬季
C、南半球 冬季 D、南半球 夏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处在lO0C以下
B、P处在lO0C以上
C、P处地势低洼
D、P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3、Q地与北京气候相比较,一年中
A、两地都雨热同期
B、Q地气温较高的月份,北京的气温也较高
C、Q地受高压控制的季节,北京盛行偏南风
D、Q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北京降水也较多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4—5题。

4、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地形 B、洋流 海陆位置
C、海陆位置 地形 D、地形 洋流
5、图中等温线向南凸出,250C等温线最南点距大陆最南端距离最短时,当地为
A、1月 夏季 B、7月 夏季
C、7月 冬季 D、1月 冬季
读下面等值线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数值关系是a>b>c),回答6--8题

6、若该图表示等高线,甲乙丙丁四地海拔可能相等的是
A、甲地和丁地 B、乙地和丁地
C、丙地和丁地 D、甲地和丙地
7、若该图表示等温线,且甲乙丙丁四地气温高低由地形引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地气温高于乙地 B、甲地可能是盆地
C、丁地可能是盆地 D、丁地气温高于甲地
8、若该图表示等压线,则可能是阴雨天气的地点
A、甲地和丁地 B、甲地和乙地
C、甲地和丙地 D、乙地和丙地

读等值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9—11题

9.如果是等温线,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
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10.若b的气温为200C,a的气温为300C,则P、Q处的温度为( )
A.200<P<300,300<Q400 B.300<P<400,100<Q<200
C.100<Q<200,200<P<300 D.200<Q<300,300<P<400
11.若图中闭合等温线的数值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
A.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 B.只能是洼地
C.同为缓坡 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12.下图为某河段两条等温线图,箭头表示河水流向,等温线的弯曲正确的是
A、ac B、bc
C、ad D、bd

13.下图是北半球某山脉两条等温线分布图,画法正确的是


A、ad B、ac
C、bc D、bd
1C 2A 3D
1--2、等温线自北向南降低,该地是南半球;陆地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分布比海洋更复杂,所以图示地区右部是陆地;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气温偏低,所以为冬季。P处等温线闭合,根据“高于高的,低于低的”的原理,P气温低于10℃,可能是山地。
3、南半球冬季,是7月;Q在33°S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都是7月多雨。
4 B 5 A 6 C 7 B 8 D
4--5、气温B>A,大陆上等温线向南(高纬)方向凸,温度偏高,是当地夏季,时值1月。A在沿海,B在内陆,夏季内陆气温高。还有寒流使A气温偏低
6—8、不妨设a=50,b=40,c=30。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30>丁>40,40>甲>50。图示地区再往南可能是60,也可能是40,同理图示地区再往北可能是20,也可能是40。那么40>乙>50,也可能50>乙>60;30>丙>40,也可能20>丙>30。依据40>甲>50、40>乙>60、20>丙>40、30>丁>40,比较高度、气压大小和温度大小就简单了。

9B 10B 11A
9-11、因为a>b 所以P>a、b>Q 。p比四周地势高,Q比四周地势低。若b的气温为200C,a的气温为300C.则300<P<400,100<Q<200. 若图中闭合等温线的数值同为a或同为b,则PQ的气温同时大于a或小于b, 大于a同为洼地,小于b同为小丘。
12 C
河谷地区比两岸的坡地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13B
山顶气温比山麓低,等温线经过山地发生弯曲,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弯



                        此文发表在《当代中学生报》2009年高三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