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全部文章> 地理组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者:曾武保 更新时间: 阅读:16383次 字体:缩小 放大
    摘 要:在新的教材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师应转换“教师”这个角色。转换观念,重视学生的不同意见;变“表演者”为导演和向导;变传授知识为传授方法;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多样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地理教学  角色转换  重生  多样化  导演 向导 会学
    21世纪,中国的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从高考模式到招生制度,从教材体系到教学观念无一不在发生变革。在教学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师生互动,从单纯的讲解为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共存。社会带给学生的是挑战,要求他们有自信,能创新,有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善于思考,能运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角色转换。
    一、观念上应从“重师”转化为“重生”
传统的观念是以注重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外部行为,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和记笔记,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适应每位教师的态度、作风和模式,尊重教师的一言一行,形成一种“老师讲的就是对的”的一种观念。
    新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所以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新教材。新教材强调尊重和赞赏学生;尊重身体和智力各异的学生、尊重成绩优劣的各位学生、尊重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并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微小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疑问和见解、赞赏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一位好向导,这就要求教师的观念应从传统的“重师”转化为“重生”。教师在一堂课的设计、一堂课的操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二、在教学的手段上应从“单一性”转化为“多样化”
    1、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教法均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新教材的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基本技能,增强地理学习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的可能性。诸如:图文学习、直观动态材料的感知法、语言交流法、实践活动法、开放学习法、信息加工法、角色扮演式学习法、问题解决式学习、辩论式学习法等。新课程在方式方法上变传统的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
    2、教学设备的现代化
    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众多的矛盾,诸如:地理知识本身生动具体、直观形象与教材文字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地理信息的前瞻性、社会性、实效性与教材 内容的滞后性、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教材内容多、任务重与教学时间紧的矛盾等。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各位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学方法,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调运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应从“表演教学”转向“导演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其评价功能把教师定格在讲台上,规定了老师在一堂课中的角色就是一个“表演者”,就好象电影、电视剧中的演员。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效果,要靠教师这个“表演者”来完成和取得。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效果是否优劣,则要看“表演者”的水平、技术、技巧和语言的艺术性。学生在这一场“戏”里面,只是充当“观众”,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观点,用“听、看、记、练”来获得知识。这样不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则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的角色应从一个“表演者”转换成一个“导演者”。“导演 教学”在组织教学时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分析方法。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讨论和总结,从而不断获取知识和能力。例如下面是一堂关于“地球运动”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导演教学”的优势。
  在整个一堂课中,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学生讨论、学生提问、课本对照、学生归纳等多种方法,教师几乎没有叙述性的语言,全是由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讨论和对照课本得出答案,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导演、一个引路人。
    四、教学的目标变“学会”为“会学”
    传统的教学目的,表现为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时,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被动学习者。教师以让学生“学会了吗”为出发点,学生以“学会了”为目的。
新课程在教学活动,则注重过程、重应用、重体会、重全员参与,其目的是让学生会学。在知识迅速更替的当今时代,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靠教师在课堂的45分钟里,使学生学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教师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学”,学生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驾驭飞速增长的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会学”的方法,才能达到“学会”的目的。所以教师的角色应从传授学生“学会”知识的目的转换为传授学生“会学”方法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新的教材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师应转换“教师”这个角色。转换观念,重视学生的不同意见;变“表演者”为导演和向导;变传授知识为传授方法;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多样的教学模式。同时我也希望:教育管理者要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评价体制。 

               获中国教育报社培训中心举办的“教育创新与教学质量提高”征文大赛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