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外旅游的机会和频率都在提高。但在旅游活动中出现了不少的不文明的现象,有些破坏了生态环境、有些破坏了社会秩序、有些甚至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1月31日下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识"。国家旅游局有关部门领导介绍了"主题标识"的有关情况,并介绍旅游部门的具体措施,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介绍了春节前后兴起宣传和践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热潮的具体措施和相关情况。 9月20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经归纳整理的、民众反映比较普遍的不文明行为表现,以及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20项改正建议。这些不文明行为包括: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 2.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 4.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 5.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 6.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 7.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8.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 9.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 10.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离开宾馆饭店时带走非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小费,贪占小便宜。 旅游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公民整体文明素质和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反映和体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公民出行、出游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旅游文明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纠正各种不文明行为,树立中国公民的良好形象,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呢? 1、做文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减少以上10点的不文明行为,保护环境,做到在旅游活动中“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2做文明使者,如我国汉代的张骞、明代的郑和通过出行把东西方文化进行了传播;如北魏的郦道元、宋代的沈括、明代的徐霞客等,通过出街写出了一篇篇不朽之作。 3、提升自己,通过旅游活动,从民族遗产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继承优良的传统,塑造自己,提升自己,成为高素质的旅游者。

此文发表在《当代中学生报》2008年1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