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抽象概念的教学或演示远离身边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却难以用直观教具进行才学。因为有很多抽象的概念,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难以制作成模拟的直观教具,即使是有些是能够制成直观教具,由于大部份学校财力有限也难购置。这样就困扰了教学工作,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利用身体各部位进行生动有趣地演示可以弥补直观教具之不足。我在教学中用双手演示某些自然现象和规律,效果很好。受物理学的启发,我抒用双手演示的方法总结命名为:“左右手法则”。介绍如下:
一、产生的理论依据
地球的运动(公转、自转)导致地球表面产生众多的自然现象,其中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大气、流水等)其方向发生很有规律的偏转最为显著。其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根据这一原理,用右手来判断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大气、流水)的偏转方向,用左手来判断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大气、流水)的偏转方向。
二“左右手”法则的运用
“左右手法则”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运用。
(一)讲解气旋、反气旋时,可判断中心气流和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
(二)在讲解气压带和风带时,可以判断带的方向
(三)在讲解河流对河岸冲刷时,可以判断流水对河岸的冲刷情况
(四)还可以判断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自转方向等。举例如下:
2.1、在判断气旋、反气旋时的运用
法则:用右手判断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判断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
方法:右(或左)手手指伸直,母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分开。母指代表中心气流的方向,其余四指代表水平气流的流动方向,气流均由手掌流向指尖。判断气旋时母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判断反气旋时母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余四指弯曲表示水平气流的流动方向。如下图:
北半球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由四周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南半球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由四周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的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的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逆时针辐散 |
2.2、在判断风带的风向时运用
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方法:右(或左)手四指拼拢伸直,母伸直与四指分开(小于900),并在同一平面,手心向上。四指指向低气压带,母指所指方向为风带的风向。如右图:

2.3、在判断河流中河水对河岸的冲刷时运用
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方法:右(或左)手四指拼拢伸直,母伸直与四指分开(小于900),并在同一平面,手心向上。四指指向代表河水流动方向,母指所指的河岸为河水冲刷厉害的河岸。如右图:
2.4、判断以极点为中心的图的地球自转方向时的运用
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方法:右(或左)手四指拼拢伸直与母伸垂直分开,母指朝上,代表地轴的北极(或南极)方向,四指弯曲代表地球自转方向。如下图:
运用左右手法则可直观形象地演示以上各种运动物体的方向,教师容易讲解,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文发表在《经济地理》1999年第19卷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