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
很早的时候,就想给母亲写封信了,但是一直由于种种的原因而未能实现,虽然也时不时给她打个电话,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母亲似乎与我很聊得来,这是她的性格使然,还是和儿子之间天生的默契,我不知道。这些年在外面的时间久了,对家的感觉也渐渐的淡了,那一条电话线,逐渐成了我和家里取得联系唯一的方式。记得大一的时候,一次连续三个星期没有给家里打电话,而自己却竟然也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忙碌中将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一次在做兼职的时候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她说,很久没有听到我的声音,心里头总觉得慌慌的,像是被猫挠着一样。我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自然万不能向母亲那般理解个中的滋味,也无法懂得在一个母亲的心里,儿子的声音究竟意味着什么。
很早就听人说起过“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当时只是开玩笑似的问母亲:“等我们都出去了,你是不是也这样天天都挂念着我和弟弟啊?”母亲笑着说:“你讲呢?你们走了家里头就冷冷清清的,我不想着你们就没事做呢!”听到这句话时,我也只是很“不识趣”的和大家笑了起来。而今才知道,当时的笑声,在母亲看来,却是最满的幸福。
去年寒假回家没几天,便去了几十里外的县城实习,在车子上听到一位老乡说:“现在的年轻人读个书,回个家就像是走亲戚一样,没几天就走了,做个客还有个红包哩,他还要管爹老子要工资!”随着车上便是一片附和声,但是在那声音中,却明明不是埋怨,倒像是多了份自豪,“我儿子在某某大学,一年都才回一次家,还要我每个月定时发工资,幸好大三了,再过一年多就熬出头了啊!”接着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这笑声刺进我的耳膜,让我羞愧不已。我扶着车扶手,将头深深地埋了起来,心里五味杂陈。母亲,不正是这群人里面的一员么?他们的心里,我们永远都是那样的完美,就像母亲曾经在电话里头说的:将来你们是要做大事的,不能老想着往家里跑。男孩子就要把心放宽一点!
我至今都未曾做过什么大事,也不知道母亲心目中的大事是个什么标准,但于她,似乎在我身上看到了无数的希望,这希望足以让她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说:我儿子才是最优秀的!甚至在人群中发出最爽朗的笑声来。听着他们那坦然的笑声,我却一遍遍地紧张起来,我们真的让他们如此放心么?为人子女,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我们可曾真正的做到了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回校的时候,母亲总要我多带一些东西,各种吃的用的,她总希望我的行李箱是万能的,装得下任何她想让我带走的东西,但我却总是拒绝,“东西太多,带不动,回学校就在食堂吃东西了,这些也用不着……”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有时还开着玩笑说:“等哪天给你找到儿媳妇了,不管有多费力,你要给我塞多少我就带多少,再不然把你也带上,去见见你儿媳妇,去看看外头的世界,怎么样啊?”母亲也笑着说:“现在老妈的东西不拿,想以后拿给自己的老婆,哼哼,到时候你们想要我都不给了呢!”她越是这样说,心里头却越是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在她的心里,儿子从来都没有失信过,纵然我不知道失信于母亲已经有了多少次了……
母亲的手艺很好,要给我带的东西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回家的时候,她每天都会变着花样给我做东西吃,还总是在我面前炫耀着。我经常跟她说,吃了二十多年她做的东西,却总是吃不厌,不知道怎么回事,是不是她在东西里头放了些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牵着我们总是忘不了,放不下。现在想来,那东西里头放的,不就是那浓浓的母爱么? 比起这母爱,还有什么东西能够让自己品尝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呢?
湖南科技大学 王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