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独自一人拉着行李,踏上了异乡的求学之路。
下了火车,走在月台上,出现在眼眸里的只有陌生的人群,熙熙攘攘地奔往自己的目的地。回头早已看不见家的房椽,顿时心里有了孤独,有了害怕,这一刻才真正明白:从此,路得自己寻,路得自己走。
情理之中的,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话的主题也是“思‘路’”。作为新生,我倍受鼓舞;作为当事人,我又很是迷惘与不安。接下来的四年,我又该如何寻出属于自己的路,如何开拓自己的路?
路,始于中南民大。
是的,对我和其他新生都一样,人生又一崭新的道路,它开始于中南民大,这个我们即将生活四年的地方,这个我们一无所知的地方。踏进这所学校的那一刻,我着实为它的质朴感到震惊。一千四百多亩的广阔校园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这里没有任何金碧辉煌的楼宇,有的是众多浓郁民族色彩的现代建筑,在这里错落有致。没有过多的车辆,没有热闹的市场,宁静而闲适,校园生活的全部就是上下课及各种活动。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总觉得缺了车辆的喧嚣和小贩的叫卖的地方就是桃花源。最爱的是这里的图书馆,十四层的高度给人一种雄伟大气之感,楼顶盖的是绿色琉璃瓦,琉璃生水,用于图书馆本是适合,然而不是古法琉璃,是台湾琉璃,其中的意义可想而知。它有一个非常亲切的名字——双子楼,立于南湖湖畔的它简直是中南民大的地标性建筑,雄伟而肃穆。馆藏237.6万册的图书,是民大学长的精神食粮,也是民大学子用于搭建通往人生高峰的铺地砖。十三楼是鹤归苑咖啡厅,干净透明的落地窗放宽了我们的视野,可以尽情观赏南海盛景,是安谧,是浪漫,是忙碌中偷的一丝闲。就这样,开始爱上了这个地方。
路,青睐追梦之人。
其实我们都懂这道理,也都想着怎样去努力,可悲的只是真正去行动的人少之又少。来到民大,我真真切切被感动了,也真真实实理解了这话。
我们一味追求好学校,好专业,总觉得没有了这些,我们的未来就是零。其实我也
一样,高考成绩出来后的我有多颓废,如今连我自己都不敢想象,那时的自己甚至用失败的高考否定了自己的人生,而被中南民大化学类专业录取,我几乎又是崩溃。直到来到这里,遇见了他,让我复活,让我重新振作。民族学,是报志愿的时候我想都不会想的一个专业,也许大家和我一样觉得这就是个无前途的坑,然而专业的好坏真的是人生高度的决定性因素吗?他,因为经济原因进入这里的民族学专业就读,他也说这个专业是那么的无法让人恭维,但是如今已是大三学长的他却是那么的忍不住让人恭维。大一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专业一等奖学金,大二专业二等奖学金,“自强之星”“先进个人”,英语四六级一次性高分通过等等荣誉让他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人。他说,“我的专业是很坑,但如今在社会上混,靠的是你有没有可以胜任这份工作的能力,而不是你所读专业的好坏,学校的好坏,而我们读大学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我们只是路的起步点比别人低了一截,只要我们努力去铺,我们就会追上别人台阶的高度甚至超过。”听到这里,我几乎是热泪盈眶,心中的热情之火又重新旺了起来。
路,得自己去开拓。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在人生的道路上,当我们自认为走到路的尽头时,有时我们不必期待“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许我们更应该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出于一种盲从的心理,一进大学就想进入学生会,好像觉得只有学生会才是唯一能锻炼自己的平台,所以在自己被刷下来的时候,有满心绝望的感觉,心想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后来的冷静思考让我走出了困境,总结出或许写作才该是我大学的业余生活。后来凭着自己的实力,从300余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了校记者团,并以一篇前辈们也从未写过的题材的新闻,赢得了众人的赞扬和领导垂青。事实证明,我给自己开拓了一条光明之路。
人生中有太多的路要走,太多的路要选,太多的路等着自己去开拓,所以选路的我们得慎重思考。但我们不必为某些失败而气馁,或许我们走路的起步台阶是比别人低,但只要我们努力去铺,就一定会搭起通往成功的阶梯。也许梦的翅膀受了伤,我们也要奋力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下划出我们努力飞过的痕迹。
(作者简介:龙梓澄,现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绥宁二中蓼园文学社2010-2011届社长,2013届高三毕业生,原298班班长。) |